时间: 2025-05-01 17:1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5:39
政论:政论是指关于政治问题的论述、评论或讨论,通常涉及政治理论、政策分析、政治**评论等。它是一种表达政治观点、分析政治现象、探讨政治问题的文体或活动。
政论一词源于中文,由“政”和“论”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政”指政治或政府事务,“论”指讨论或论述。随着时间的推移,政论逐渐成为专门讨论政治问题的文体。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政论的意义和影响各不相同。在民主社会中,政论是公民参与政治过程、表达意见的重要方式。在专制社会中,政论可能受到限制,甚至被视为危险的活动。
政论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可能激发人们的激情、愤怒或希望。它也可能引发对权力、正义和民主等概念的深入思考。
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一个模拟联合国会议,其中政论是核心活动。通过准备和参与政论,我学会了如何清晰地表达政治观点,并理解了不同政策背后的复杂性。
在诗歌中,政论可以被用来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愤怒:
在沉默的广场上,政论如烈火燃烧,
揭露黑暗,呼唤光明,
每一字句,都是对未来的誓言。
政论可能让人联想到激烈的辩论场景,或是政治家在演讲台上慷慨陈词的画面。听觉上,它可能与新闻广播中的政治评论声音相联系。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政论的表达方式和接受程度各异。例如,在英语中,“political discourse”或“political commentary”可以对应中文的“政论”。
政论是理解和参与政治过程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帮助我们形成和表达政治观点,还促进了对政治现象的深入分析。在学*语言和表达中,掌握政论的技巧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至关重要。
1.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2.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