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7:41
词汇“[机舂]”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旧的词汇,源自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机舂”是指古代用来舂米的机械装置,通常由木制或石制部件构成,用于将谷物去壳和磨碎。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周礼》等文献中,可能会提及“机舂”作为描述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一部分。在现代语境中,该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历史学、考古学或农业史的专业领域中,可能会被提及。
“机舂”一词的“机”指的是机械装置,“舂”则是指舂米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机械化的磨米设备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机舂。
在古代社会,机舂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提到“机舂”,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勤劳,以及农业社会的朴素和艰辛。
在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到“机舂”,但如果参观农业博物馆或历史遗址,可能会看到这一古老的农业工具。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田园生活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机舂”来描绘那个时代的景象:
晨曦微露,田间机舂声声,
古老的旋律,诉说着岁月的长河。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的阳光洒在古老的机舂上,伴随着舂米的节奏声,一幅宁静而勤劳的田园景象。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农业工具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但它们都代表了人类早期农业生产的方式。
“机舂”作为一个古旧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的深度。
1.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
2.
【舂】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
【引证】
《说文》-舂,捣粟也。 、 《后汉书·明帝纪》-城曰舂。 、 《后汉书·西羌传》。注:“即水碓也。”-水舂河漕。
【组词】
舂堂、 舂谷、 舂揄
冲击。 同: 冲
【引证】
《史记·鲁周公世家》-舂其喉以戈,杀之。 、 《释名》-舂,撞也。以舂筑地为节也。
【组词】
舂击、 舂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