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6:49
“政道”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政治的道理、原则或方法。它强调的是政治行为的合理性、正义性和有效性,是政治实践中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在文学作品中,“政道”可能被用来探讨政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或者描绘一个理想政治体系的蓝图。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政道”来批评或赞扬某个政治决策或政治家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国际关系学中,“政道”可能被用作分析政治现象的理论框架。
“政道”一词源自**古代的政治哲学,特别是在儒家思想中,强调政治的道德性和正当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政治讨论和学术研究中。
在**文化中,“政道”与儒家思想紧密相关,强调君主应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被用来讨论民主、法治和人权等现代政治概念。
对于我来说,“政道”这个词带有一种理想主义和责任感,它让我联想到追求公正和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家。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关于“政道”的讨论,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更加公正和有效的政治治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政道”:
在风雨飘摇的年代,
我们追寻着那光明的政道,
不为权谋,不为私利,
只为心中的正义与和平。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政治家在演讲中阐述他的“政道”,背景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飘扬的旗帜,音乐是庄严而鼓舞人心的进行曲。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olitical philosophy”或“political ethics”,它们都强调政治行为的道德和理性基础。
通过对“政道”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政治行为的深层含义和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学术概念,也是指导个人和集体行为的重要原则。
1.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