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8:00
词汇“审人”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或者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我们需要先明确“审人”的具体含义。如果“审人”是指“审查人”或“审讯人”的意思,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审人”可以理解为对某人进行审查、审讯或评估的行为。在法律或行政领域,这可能涉及到对个人背景、行为或资格的调查和评估。
“审”字在古代汉语中有仔细查看、评判的意思,“人”即指人。组合起来,“审人”即对人的仔细查看和评判。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可能在特定的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强调法治和公正的社会中,“审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体现了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和对事实的追求。
“审人”可能带有一种严肃、正式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法律的威严和公正的追求。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不太会直接使用“审人”这个词,但在涉及到法律问题或职业发展时,可能会间接涉及到这个概念。
在创作中,可以将“审人”作为一个戏剧性的元素,用来展现角色之间的冲突和心理斗争。
结合法庭审判的场景,可以联想到法官的锤声和律师的辩论声,以及紧张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表达对个人的审查或评估,但其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审人”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