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4:31
词汇“畎遂”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属于较为古雅或专业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畎遂”进行分析:
“畎遂”一词由两个字组成:“畎”和“遂”。
结合起来,“畎遂”可以理解为田间的小沟渠或水道。
在古代文献中,“畎遂”常用于描述农田水利设施,如《周礼·地官·遂人》中提到:“凡治野,以下剂致甿,以田里安甿,以乐昏扰甿,以土宜教甿稼穑,以兴锄利甿,以时器劝甿,以强予任甿,以土均平政。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上地,夫一廛,田百畮,莱五十畮,余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百畮,莱百畮,余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百畮,莱二百畮,余夫亦如之。”这里的“畎遂”指的是田间的水利设施。
“畎”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形状像田间的小沟。“遂”字则有通达、顺利之意,后引申为田间的小路或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畎遂”一词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农田水利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畎遂”的建设和管理体现了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水平。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保障,也是社会组织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现代人来说,“畎遂”可能带有一种古朴、田园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古代农耕社会的宁静与和谐。
由于“畎遂”一词较为古雅,现代生活中很少直接使用。但在学习古代文献或研究古代农业时,可能会遇到这一词汇。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小说时,可以巧妙地运用“畎遂”一词,增添作品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
想象一幅古代农田的画面,畎遂纵横交错,水声潺潺,仿佛能听到古代农夫的劳作声和田间的鸟鸣。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畎遂”的词汇,但类似的农田水利设施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畎遂”一词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的重要特征,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古雅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层次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