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3:44
词汇“推挹”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推挹”进行深入分析:
“推挹”的字面意思是推举、提拔。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对人才的推荐和提升。
“推挹”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推”意为推动、推荐,“挹”意为提拔、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推荐”、“提拔”等词汇。
在古代**,推挹是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尤其是在科举制度中。通过推挹,贤能之士得以进入官场,为国家服务。
“推挹”给人一种正面的情感反应,它代表着对人才的认可和尊重。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古代的科举考试和选拔制度。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讨论古代历史或文学时,可能会遇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推挹”用于描述古代场景,如:“在那古老的宫廷中,他推挹了一位年轻的才子,希望他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结合古代宫廷的画面,如《甄嬛传》中的场景,可以想象推挹的情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官员的宣读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选拔和提拔的概念在各个文化中都存在。
“推挹”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学*和研究古代文献时,了解这个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是非常有帮助的。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知识,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选拔机制。
1.
【推】
(形声。从手,隹(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推,排也。 、 《仓颉篇》-推,軵也,前也。 、 《孟子·万章上》-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推堕附马河中。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始欲着推字。 、
【组词】
推毂、 推抢、 推沟、 推行、 推引、 推天抢地、 推转
2.
【挹】
舀;酌。把液体盛出来。
【引证】
《说文》-挹,抒也。从手,邑声。 、 《珠丛》-凡以器斟酌于水谓之挹。 、 《荀子·宥坐》。注:“酌也。”-弟子挹水而注之。 、 《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 《西游记》-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
【组词】
挹受、 挹盈、 挹酌、 挹彼注此(兹)(将彼器的液体倾注于此器、 挹盈注虚、 挹掬、 挹斗扬箕
引;牵引。
【引证】
晋·郭璞《游仙诗》-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 《警世通言》-接倾城之貌,挹希世之人。
【组词】
挹胜、 挹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