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0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09:11
“奇巧”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或技艺既奇特又巧妙,具有出人意料的创意和精巧的设计。它强调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美感和技术上的精湛。
“奇巧”一词源自汉语,由“奇”和“巧”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奇”常指不寻常或罕见,“巧”则指技艺高超或心思巧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奇巧”这一复合词,用以形容那些既罕见又精巧的事物。
在**文化中,“奇巧”常常与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联系在一起。它体现了对技艺的尊重和对创新的追求,是中华文化中“巧夺天工”理念的体现。
“奇巧”一词给人以惊喜和赞叹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或发明创造,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创新精神的崇敬。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手工艺人,他制作的陶瓷作品奇巧无比,每一件都像是大自然的杰作,让人不禁赞叹其匠心独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奇巧”:
月光下的影子,奇巧地编织着梦,
星辰点缀的夜空,巧妙地诉说着永恒。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匠人在昏黄的灯光下,细心雕琢着一件艺术品,每一刀都显得那么奇巧。配合一段轻柔的古典音乐,这样的场景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妙的氛围。
在英语中,“奇巧”可以对应为“ingenious”或“clever”,这些词汇同样强调了创意和精巧,但在表达上可能略有不同。例如,“ingenious”更侧重于创新的智慧,而“clever”则更强调聪明和机智。
通过对“奇巧”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对创新和精湛技艺的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我的表达能力。
1.
【奇】
(字源见奇(qí)。本义:奇特,奇异)。
单数,偶之对。
【引证】
《说文》-奇,一曰不耦。 、 《白虎通·嫁娶》-阳数奇。 、 《仪礼·乡射礼》-一算为奇。 、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 、 《资治通鉴》-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组词】
奇日、 奇左、 奇肱、 奇偏
2.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