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6:10
奇峭(qí qiào)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奇特而陡峭。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它通常用来形容山峰、岩石或建筑等具有独特而险峻的外观特征。
“奇峭”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奇”(奇特)和“峭”(陡峭)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造化钟神秀”可以联想到“奇峭”的意境。
在**文化中,奇峭的山峰常被赋予神秘和崇高的象征意义,如五岳中的泰山、华山等,都是以其奇峭著称,成为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
“奇峭”一词给人以壮丽、神秘和挑战的联想,激发人们对自然和艺术的敬畏之情。
在旅行中,如果遇到奇峭的山峰或建筑,可以用这个词来描述所见之景,增添描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奇峭山峰立,云雾绕其间。探幽寻秘境,心随景致迁。”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奇峭的山峰或建筑,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宏伟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ramatic”或“steep”,但它们没有“奇峭”所蕴含的神秘和崇高感。
“奇峭”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生动地描绘出自然或艺术中的独特和险峻之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恰当地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文本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1.
【奇】
(字源见奇(qí)。本义:奇特,奇异)。
单数,偶之对。
【引证】
《说文》-奇,一曰不耦。 、 《白虎通·嫁娶》-阳数奇。 、 《仪礼·乡射礼》-一算为奇。 、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 、 《资治通鉴》-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组词】
奇日、 奇左、 奇肱、 奇偏
2.
【峭】
(形声。从山,肖声。《说文》:从阜。本义:陡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峭,陵也。从阜,肖声。斗直曰峭。 、 《广雅》-峭,高也。字亦作峭。 、 《淮南子·脩务》-上峭山。 、 《韩非子·内储说上》-涧深,峭如墙。 、 宋·沈括《梦溪笔谈》-峭拔险怪。 、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峭拔秀丽。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峭壁拔起。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组词】
峭拔、 峭岸、 峭谷、 峭坂、 峭卓、 峭岫、 峭削、 峭峙、 峭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