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3:02
“寸长尺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事物的大小、长短不一,或者指事物的优劣、得失各有千秋。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差异性,强调没有绝对的好坏,每件事物都有其独特之处。
在文学作品中,“寸长尺短”常用来描绘人物性格的多面性或事物的复杂性。在口语交流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客观评价,指出其优点和缺点并存。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管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不同策略或方法的优劣。
“寸长尺短”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度量衡概念,古人用“寸”和“尺”来测量长度,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为描述事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事物的相对性和多样性,这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有一定的联系,即不偏不倚,看待事物要全面。
这个成语给人以客观、公正的印象,让人联想到在评价事物时要全面考虑,不要片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用“寸长尺短”来提醒自己在评价他人或事物时要客观公正,不要轻易下结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世间万物皆有度,寸长尺短各不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系列不同长度的物体,如铅笔、尺子等,来体现“寸长尺短”的概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very coin has two sides”,用来表达事物的两面性。
“寸长尺短”这个成语教会我在评价事物时要全面、客观,认识到每件事物都有其独特之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要有多元的视角,不要简单地做出判断。
能精善用,虽~,亦可成名。
1.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2.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
3.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
4.
【短】
(会意。从矢,豆声。从“矢”,表示短不短可以用矢来量。古代弓长箭短,量长的用弓作标准,量短的用箭作标准。本义:不长)。
同本义 。指两端距离小。与“长”相对。指空间或指时间。
【引证】
《说文》。按,短,不长也。-短,有所长短,以矢为正。 、 《吕氏春秋·长见》。注:“近也。”-以其长见与短见也。 、 《荀子·非相》-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 、 《战国策·赵策》-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组词】
短趁、 短盘驴子、 短盘、 短票、 短绠、 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