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8:54
凡人:字面意思是指普通的人,没有特殊能力或地位的人。在汉语中,这个词通常用来指代那些不具备超自然力量或非凡才能的普通人。
“凡人”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用来区分人类与神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普通人。
在传统文化中,“凡人”常与道教和中的修行观念相对比,强调凡人与神仙或佛的差异。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表达对平凡生活的认同和接受。
“凡人”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或无奈,因为它暗示了人类的局限性和对超越的渴望。同时,它也可能激发人们对平凡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珍惜。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用“凡人”来自嘲,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我会告诉自己,毕竟我只是个凡人,尽力就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凡人”:
在星辰的注视下,
凡人的脚步轻盈而坚定,
虽无神的翅膀,
却有心的翅膀,飞翔。
想象一个平凡的街道,人们忙碌而平凡的生活,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凡人”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是日常生活中的喧嚣声,如市场的叫卖声,孩子的笑声等。
在英语中,“mortal”一词与“凡人”相似,指代有生命极限的人类,与“immortal”(不朽的)相对。
“凡人”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帮助我理解并接受自己的平凡,同时也激励我去欣赏和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通过对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明白了平凡中的不平凡,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意义和价值。
1.
【凡】
(象形。金文字形,象造器之模范形。①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②引申义:凡是,表示概括)。
凡是,一切。
【引证】
《广雅》-凡,皆也。 、 《三苍》-凡,数之总名也。 、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凡者,独举其大事也。号凡而略,名目而详。 、 《书·微子》。郑注:“犹皆也。”-凡有辜罪。 、 《周礼·春官序》-凡内女之有爵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凡所应有。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宋·沈括《梦溪笔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组词】
凡有、 凡此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