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4:21
爱情:通常指的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和深切的依恋,涉及对他人的深厚感情和关怀。它超越了简单的喜欢,包含了亲密、激情和承诺的元素。
爱情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经历了从“爱”和“情”两个字的结合到现代汉语中的固定用法。在古代文学中,爱情多指男女之间的情感,而现代则扩展到更广泛的人际关系中。
在不同的文化中,爱情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社会期望。例如,西方文化中爱情常被视为个人自由和幸福的象征,而在某些东方文化中,爱情可能更多地与家庭责任和社会地位相关联。
爱情常常引发温暖、幸福和希望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浪漫的场景、深情的对话和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
在个人生活中,爱情可以是支持我们度过难关的力量,也可以是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满足的源泉。例如,与伴侣共度的每一个纪念日都是爱情的见证。
在诗歌中,爱情可以被描绘为:
“爱情如晨曦中的露珠,纯净而闪耀, 在心田里悄然绽放,永不凋零。”
在不同语言中,爱情的表达和理解各有特色。例如,英文中的“love”强调情感的深度,而法语中的“amour”则带有更多的浪漫和优雅。
爱情是人类情感的核心,它跨越文化、语言和时间的界限,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最深层的纽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爱情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和人际交流。
1.
【爱】
(形声。从心,旡(jì)声。本义:亲爱;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引证】
《尔雅》-惠,爱也。 、 《说苑·说丛》-爱施者,仁之端也。 、 《法言》-君子自爱,仁之至也。 、 《孝经》。沈宏曰:“亲至结心为爱。”-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 《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 、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战国策》-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夫人甚爱女。 、 唐·韩愈《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
【组词】
爱幸、 爱乐、 爱敬、 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