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4:23
护具:指用于保护身体免受伤害的装备,通常在体育**、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使用。护具可以包括头盔、护膝、护腕、护肘、护胸、护腰等,其目的是减少受伤的风险或减轻受伤的程度。
护具一词由“护”和“具”组成,“护”意为保护,“具”意为工具或设备。这个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较长,随着体育和工业的发展,护具的种类和功能也在不断增加和改进。
在现代社会,护具的使用被视为对个人安全的重视,尤其在体育竞技和危险工作中,护具的普及反映了社会对健康和安全的关注。
护具让人联想到安全、责任和专业。它可能唤起人们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感,以及在面对风险时的决心和勇气。
在参与篮球比赛时,我总是确保佩戴护膝,以防止在激烈**中受伤。
在诗歌中,护具可以被比喻为心灵的盾牌,保护我们免受外界的伤害。
想象一下,在一场激烈的橄榄球比赛中,球员们戴着护具,碰撞声和观众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的激情和护具的重要性。
在不同文化中,护具的概念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日本的相扑**中,选手们使用特殊的护具来保护自己。
护具是保护我们身体安全的重要工具,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护具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它在语言表达中的多样性。
1.
【护】
(形声。从言,蒦(huó)声。本义:保卫;保护)。
同本义。
【引证】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吏护还之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吾欲护汝。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从我杀贼护家室。 、
【组词】
护队、 护藏、 护梁、 护镜
2.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