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2:48
枯竭:指资源、能量、精力等被用尽或耗尽,不再充足或可用。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干涸”或“耗尽”。
“枯竭”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枯”和“竭”两个字组成。“枯”原指植物失去水分而干枯,“竭”指尽、完。随着时间的推移,“枯竭”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资源的耗尽。
在现代社会,“枯竭”常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议题相关联。资源的枯竭提醒人们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以避免未来的危机。
“枯竭”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疲惫、无力和绝望。它也可能引发对资源保护和环境可持续性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长时间工作而感到精力枯竭的情况,这种体验让我更加重视工作和休息的平衡。
诗歌: 枯竭的河床,沉默的石头, 时间的沙漏,无声地流。 心灵的泉水,何时再涌, 生命的火焰,永不熄灭。
在英语中,“枯竭”可以对应为“exhaustion”或“depletion”。不同文化对资源枯竭的认知和应对策略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枯竭”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不仅描述了资源的耗尽,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影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枯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现实世界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