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0:41
词汇“完纳”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言或古风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完成纳税义务的行为。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完纳”进行深入分析:
“完纳”的字面意思是完全缴纳,即按照规定或要求,将应缴纳的税款或其他费用全部缴清。
“完纳”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完”意为完整、完全,“纳”意为缴纳。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更为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在**古代,纳税是每个公民和家族的义务,按时完纳税款被视为一种美德。在现代社会,纳税同样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但“完纳”一词的使用已经大大减少。
“完纳”一词给人一种正式、严肃的感觉,联想到的是责任感和法律义务。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需要使用“完纳”这个词的场合,通常会使用更为现代的词汇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税收制度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完纳”一词,以增加诗歌的历史感和文雅气息。
想象一幅古代官员在衙门中接收税款的画面,或是听到古代铜钱碰撞的声音,这些都可以与“完纳”一词产生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会使用“fulfill tax obligations”或“complete tax payment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完纳”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反映了语言的演变和历史的痕迹。在学*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
1.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2.
【纳】
(形声。从糸(mì),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纳,丝湿纳纳也。 、 刘向《九叹·逢纷》-衣纳纳而掩露。
【组词】
纳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