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1:43
御驾亲征 的字面意思是指**亲自率领军队出征,参与战争。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参与到军事行动中,通常是为了显示对战争的重视或对胜利的决心。
在文学作品中,“御驾亲征”常被用来描绘**的英勇和国家的危急时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比喻某个领域的权威人士亲自参与某项活动。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军事学,这个词汇则有其特定的历史和战术意义。
同义词“亲征”强调的是亲自参与,而“御驾亲征”则特指**的行为。反义词则表示不亲自参与,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指挥。
“御驾亲征”源自古代的军事历史,特别是在封建王朝时期,亲自出征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和军事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不仅限于**,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领域的领导人亲自参与重要活动。
在文化中,御驾亲征往往被赋予英雄主义和忠诚的象征意义。这种行为在历史上被视为对国家和人民的极大关怀和保护。
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庄严和宏大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重大**。它也可能引发对权力、责任和牺牲的深层次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领导人的决策时,它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表达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御驾亲征,铁骑踏破千山雪,英魂不朽,永载史册间。”
想象一幅画面:**身披战甲,骑着战马,率领大军穿越战场,背景音乐是激昂的战鼓和号角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king leading his troops into battl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核心意义相似。
“御驾亲征”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军事行为,也象征着领导者的责任和勇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今刘玄德即了帝位,统精兵七十余万,御驾亲征,其势甚大。
三国时期,蜀国荆州守将在攻击魏国的汉中途中遭到吴国孙权的军队的伏击,被孙权活捉并杀害。蜀主刘备听到噩耗后,立即准备讨伐孙权,在筹备的过程中,张飞被手下杀死,头颅被送到孙权那里。刘备为了报仇于是率领70万大军御驾亲征东吴
只有~才能重整士气。
1.
【御】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同本义。也作“驭”。
【引证】
《说文》-御,使马也。 、 《诗·小雅·车攻》-徒御不惊。 、 《汉书·荀彘传》-以御见,侍中。 、 《周礼·大司徒》-礼乐射御书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梁弘御戎。 、 《资治通鉴》-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
【组词】
御轮、 御策、 御正、 御夫
2.
【驾】
(形声。从马,加声。本义:以轭加于马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驾,马在轭中。 、 《吕氏春秋·贵因》-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驾言兮焉求。
【组词】
驾御
3. 【亲】
4.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