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5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56:55
理所必然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按照道理必然如此”。它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结果是按照常理、逻辑或规律必然发生的,具有不可避免的性质。
“理所必然”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和文学作品,强调事物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理所必然”强调的是一种逻辑和理性的思维方式,这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和“天人合一”的理念相契合。在社会生活中,这个词也常用于强调事物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这个词给人一种稳定、可靠的感觉,因为它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情感上,它可能让人感到安心,因为它暗示了一种可预测性和确定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理所必然”来解释某些事情的发展,比如朋友的工作晋升,我会说这是他努力工作的理所必然的结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星辰的轨迹,理所必然,
岁月的流转,不可逆转。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evitable”或“bound to happen”,它们都强调了事物发展的不可避免性。
“理所必然”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强调了事物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还体现了*人对逻辑和理性的重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对于准确传达思想和情感至关重要。
若有始也,则不能为终,唯无始也然后始终无穷,此自是理所必然。
这是~的事。
1.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2.
【所】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引证】
《诗·商颂·殷武》-有截其所。 、 《荀子·王霸》-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 、 《吕氏春秋·达郁》-必于无人之所。 、 《吕氏春秋·谨听》-僻远悠闲之所。 、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 《聊斋志异·促织》-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清·袁枚《祭妹文》-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组词】
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 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
3.
【必】
(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标杆;标准。
【引证】
《说文》-必,分极也。
4.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