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8:54
“愆德隳好”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愆(qiān)、德(dé)、隳(huī)、好(hǎo)。字面意思分别是:愆指过失、错误;德指道德、品德;隳指毁坏、破坏;好指美好、良好。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因过失而破坏了美好的品德或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愆德隳好”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一时的错误或过失,导致其品德受损或与他人的良好关系破裂。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书面语或专业领域(如法律、伦理学)中,它可能被用来强调道德过失的严重性。
“愆德隳好”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品德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正式或古典的文本中仍然可以见到。
在**传统文化中,道德和品德被视为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愆德隳好”这个成语在强调道德过失的严重性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人品德的高度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沉重和警示的感觉,提醒人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避免因小失大,破坏了自己或他人的美好品德或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提醒自己或他人,不要因一时的冲动或错误而损害了长期的信任和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愆德隳好,一念之差,悔恨无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破碎的镜子前,镜中映出的是他因过失而受损的形象。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沉重的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不可挽回的错误。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atter one's reputation”或“lose one's integrity”,强调的是名誉和诚信的丧失。
“愆德隳好”这个成语强调了道德过失的严重性和后果,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谨慎行事,维护好自己的品德和人际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廕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好。
而皇叔~,已得西川,又占荆州,贪而忘义,恐为天下所耻笑。
1.
【愆】
(形声。从心,衍声。本义:过错;罪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愆,过也。 、 《左传·哀公十六年》-失所为愆。 、 《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 、 《三国志·诸葛亮传》-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
【组词】
愆锁、 愆戾、 愆尤、 愆忒、 愆罪、 愆殃、 愆负、 愆过
2.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
3.
【隳】
毁坏城墙或山头;毁坏。
【引证】
汉·贾谊《过秦论》-隳名城。 、
【组词】
隳堕、 隳突、 隳圮、 隳名
4.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