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8:45
“玉抱肚”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玉石制成的抱肚(一种古代服饰配件,用于束腰)。在古代,玉抱肚是一种贵族或富人的装饰品,象征着高贵和财富。
在文学作品中,“玉抱肚”常用来形容人物的高贵身份或奢华生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化相关的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研究古代服饰时可能会涉及到“玉抱肚”。
“玉抱肚”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具体词源不详,但可以推测它与古代的服饰文化和玉石的使用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主要在历史文献或文化研究中出现。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石被视为吉祥和尊贵的象征。因此,“玉抱肚”不仅是一种实用的服饰配件,也是一种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古代社会,佩戴玉抱肚的人通常是贵族或富人。
“玉抱肚”这个词给人一种古典、高贵和奢华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生活和精致的文化艺术。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看到过一件精美的玉抱肚,它让我对古代的服饰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兴趣。
在诗歌中,可以将“玉抱肚”融入描述古代宫廷的场景:
金碧辉煌宫墙内,
玉抱肚系腰间。
风华绝代佳人笑,
古韵流转千年。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身着古装的女子,腰间系着一个精美的玉抱肚,背景是古代的宫殿。这样的画面会给人一种古典美和奢华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服饰配件可能使用不同的材料,如金、银或其他宝石,但都具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即高贵和财富。
“玉抱肚”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于日常语言,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遂相与一抱而别。 、 宋·苏洵《六国论》-犹抱薪救火。
【组词】
抱石、 抱嫁、 抱冰
3.
【肚】
供食用的动物的胃。
【组词】
猪肚、 牛肚、 羊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