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9:57
“悖戾”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悖”和“戾”两个字组成。其中,“悖”表示违背、不合常理,“戾”表示乖张、不正常。结合起来,“悖戾”指的是行为或思想违背常理,不合常规,表现出一种极端的反常或不合理。
在文学作品中,“悖戾”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行为或性格,如“他的行为悖戾,让人难以理解。”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哲学,可能会用来描述某些异常或极端的心理状态或行为模式。
同义词:乖张、反常、荒谬、荒诞 反义词:正常、合理、合乎常理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有所不同,例如“乖张”更侧重于性格上的反常,而“悖戾”则更强调行为或思想上的极端不合理。
“悖戾”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使用“悖”和“戾”的记录,后来逐渐结合成“悖戾”一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悖戾”常与道德规范和礼仪相联系,用来批评那些违背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行为。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那些极端或异常的行为,尤其是在讨论心理健康问题时。
“悖戾”一词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一种不正常或不合理的状态。在联想上,可能会让人想到那些难以理解或接受的行为或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悖戾”这个词,但在阅读或讨论某些极端案例时,这个词可以帮助准确地描述那些异常的行为或思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悖戾的世界里,唯有爱是唯一的常理。”
在视觉上,“悖戾”可能让人联想到扭曲的画面或不协调的色彩。在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刺耳或不和谐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erverse”或“aberrant”,它们在意义上与“悖戾”相近,但在使用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悖戾”是一个具有强烈负面色彩的词汇,用于描述那些极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