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3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32:02
传奉官:在古代,传奉官是指负责传达命令、诏书或重要文件的官员。他们通常是的亲信,负责确保的旨意能够迅速且准确地传达给各级官员和地方。
传奉官一词源自古代的官制体系。随着朝代的更迭,传奉官的职责和地位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职能——传达旨意——始终未变。
在古代,传奉官是皇权的重要延伸,他们的存在体现了对国家的直接控制和权威。在社会文化中,传奉官的形象常常与权威、忠诚和效率联系在一起。
传奉官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庄严和神秘,以及**的绝对权威。它也可能唤起对古代官僚体系的好奇和探究。
在观看历史剧或阅读历史小说时,我常常对传奉官的角色和职责感到好奇,他们的形象让我对古代**的行政体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传奉官的形象可以被用来象征权威和秩序:
金殿之上,传奉官步履匆匆,
手持诏书,宣读天命。
皇权之下,万民俯首,
历史的篇章,由他们书写。
传奉官的形象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庄严音乐和华丽的服饰,以及他们在宫殿中快步行走的场景。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官职可能包括罗马帝国的信使或中世纪欧洲的传令官,他们在各自的文化中扮演着类似的角色。
传奉官一词不仅让我对古代*的官制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在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类似的官职如何体现统治者的权威和行政效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视野。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3.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