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2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21:11
就学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开始或继续接受教育,通常指进入学校学。基本含义是开始或继续在教育机构中学,以获取知识、技能和资格。
“就学”一词源于汉语,由“就”和“学”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就”有接近、开始的意思,“学”则指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学”逐渐固定为指代开始或继续接受教育的词汇。
在**文化中,教育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环,“就学”因此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未来,也关系到家庭的荣誉和社会的进步。
“就学”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知识的获取、个人成长和社会贡献。它也可能引发对教育公平、学*压力等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就学”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话题。无论是讨论孩子的教育规划,还是回顾自己的学*经历,这个词都承载着重要的意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光中,书声琅琅,就学之路,梦想起航。”
想象一个清晨的校园,孩子们背着书包走进校门,书声和笑声交织在一起,这就是“就学”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就学”可以对应为“attend school”或“go to school”。不同文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育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就学”作为一个概念,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的。
“就学”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描述教育过程的词汇,更是一个承载着希望、梦想和责任的符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就学”这个词,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教育相关的信息和情感。
1.
【就】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