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0:36
词汇“[吐哺辍洗]”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吐哺辍洗”字面意思是指吐出口中的食物,停止洗漱。这个成语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讲述了刘邦的谋士张良为了接待一位重要的客人,不惜吐出口中的食物,停止洗漱,以示尊重和急切。因此,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为了重要的事情或尊敬的人,不惜放弃个人的舒适和*惯。
在文学作品中,“吐哺辍洗”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情的重视程度,或者对某人的尊敬和急切。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一些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可以用来强调某人的重要性或某事的紧迫性。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会被用来分析人物性格或历史**。
“吐哺辍洗”这个成语源自《史记·留侯世家》,是张良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一些文学作品和历史研究中仍然可以看到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和重视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吐哺辍洗”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庄重和尊敬的感觉,联想到了古代的礼仪和忠诚。在现代社会,虽然这种行为可能不太常见,但它仍然可以唤起人们对传统美德的尊重和怀念。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一些正式的场合,如接待重要客人或处理紧急事务时,可以用来形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吐哺辍洗”作为一个象征,用来描绘一个人物对某件事情的极端重视或对某人的深厚情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物在紧急情况下,吐出口中的食物,停止洗漱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庄重或紧张的音乐来增强这种场景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不同的故事或成语来体现,如对重要人物的尊重或对紧急事务的处理。
“吐哺辍洗”这个成语虽然不太常用,但它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忠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方踞床洗足。郦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见长者,于是刘邦起而谢之,延上坐。
秦朝末年,刘邦驻守陈留县,才学过人的郦食其去投奔刘邦,刘邦正在洗脚,郦食其不拜并指责不尊重长者。刘邦一听赶忙起立道歉,请郦食其上坐。后来郦食其成为刘邦的得力谋士,为刘邦一统天下而出谋划策
1. 【吐】
2.
【哺】
(形声。从口,甫声。本义:口中含嚼的食物) 同本义。
【引证】
《汉书·高帝纪》-辍饭吐哺。 、 《汉书·匈奴传赞》-稚子咽哺。 、 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组词】
一饭三吐哺
吃食。
【引证】
《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 《孟子·离娄上》-子之从于子敖来,徒餔啜也。
【组词】
哺啜
3.
【辍】
(形声。本义:中途停止,废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辍车小缺复合者。 、 《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组词】
辍斤、 辍朝、 辍耕陇上
4.
【洗】
洗脚。
【引证】
《说文》-洗,洒足也。
姓。同“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