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8:30
“吐属大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说话或表达时显得非常得体、大方。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谈举止得体,不拘谨,给人以舒适和自然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吐属大方”常用来形容主角或重要人物的言谈举止,以展现其高雅的气质和修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用于日常交流,称赞某人的说话方式得体、不拘束。在专业领域,如公共演讲或外交场合,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评价演讲者或外交官的言辞是否得体、大方。
同义词:言谈举止得体、言辞优雅、谈吐文雅 反义词:言谈粗鲁、举止失礼、谈吐粗俗
“吐属大方”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于言谈举止得体性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言谈举止的得体性被视为一个人修养和教养的重要体现。因此,“吐属大方”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常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正面的,它让我联想到优雅、得体和自信。在表达时,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文雅性和说服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的课堂讲解总是吐属大方,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表达方式得体,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她的言辞如春风拂面,吐属大方,温暖了每一个听者的心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优雅的女士在晚宴上得体地发言,周围的人都被她的言辞所吸引。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柔和而有力的声音,清晰而得体地传达着信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peak with grace”或“speak eloquentl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言谈的得体性和优雅性。
“吐属大方”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对言谈举止的赞美,也是对个人修养和教养的肯定。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瑀之吐属,心不如此。
1. 【吐】
2.
【属】
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亡国破家相随属。 、 《史记·魏公子列传》-冠盖相属。 、 《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挽炮车者,络绎相属。
【组词】
属纩、 属界、 属连、 属志、 属引、 属文、 属读、 属聚、 属丝、 属好、 属怨、 前后相属
缀辑;撰写。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 、 《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
【组词】
属文、 属辞、 属书、 属对、 属缀、 属稿、 属诗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