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9:52
冤枉(yuān wǎ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被错误地指责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事受到了不公正的评价或处理,通常伴随着误解或错误的判断。
在不同的语境中,“冤枉”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冤枉”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冤”字原指鸟被网住,引申为受困、受限;“枉”字则指弯曲、不直,引申为不公正。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不公正对待的词汇。
在**文化中,“冤枉”常常与正义和道德联系在一起,人们普遍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被用来表达对不公正现象的不满和抗议。
“冤枉”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正、委屈和痛苦。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不公正的反抗。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感到自己被冤枉,他们可能会寻求朋友或法律的帮助来澄清事实,恢复自己的名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冤枉”来表达对不公正的深刻感受:
月光下,我诉说着冤枉, 星辰见证,我的清白无双。
视觉上,“冤枉”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上的被告,或是哭泣的面孔。听觉上,这个词可能与悲伤的音乐或哭泣声联系在一起。
在英语中,“冤枉”可以对应为“wronged”或“unjustly accused”,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不公正的感受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冤枉”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不公正的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正义的渴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对于传达复杂的情感和观点至关重要。
1.
【冤】
(会意。从兔,从冖(mì)。“冖”表示覆盖。兔子被覆盖住了,卷曲不能伸。或从冖,表示在房屋内。本义:屈缩;不舒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冤,屈也。从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 、 《广雅》-冤,曲也。 、 《汉书·息夫躬传》。颜师古注:“冤,屈也”-冤颈折翼,庸得往兮!
【组词】
冤曲、 冤伏、 冤延
2.
【谤】
(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谤者道人之实,事与诬谮不同。大言曰谤,小言曰诽,曰讥。-谤,毁也。 、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 、 《战国策·齐策》-有能谤讥于市朝。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以致天下怨谤也。
【组词】
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