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1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13:38
词汇“合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合符”字面意思是指符合、一致。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吻合或相一致的情况。
“合符”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合”意为结合、一致,“符”意为符号、标记,合起来表示两者相一致。随着语言的发展,“合符”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表达一致性的概念。
在**文化中,“合符”常与和谐、统一的概念相联系,强调事物之间的协调和一致性。在社会交往中,合符他人的期望或社会规范被视为一种美德。
“合符”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的,因为它暗示了和谐、正确和有效。在思维和表达中,使用“合符”可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合符”来评价某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或他人的期望。例如,在团队合作中,我会评价某个成员的贡献是否合符团队的目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合符”来表达自然界的和谐: “春风拂面,万物合符天意,花开满园,生机盎然。”
“合符”可以联想到和谐的画面,如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和谐共生,或是音乐中旋律的和谐统一。
在英语中,“合符”可以对应为“conform”或“accord”,虽然在不同语言中的具体用法和语境有所差异,但核心意义都是一致性。
“合符”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都能准确表达一致性的概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合符”有助于我更精确地传达思想和观点。
1.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2.
【符】
(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符信。
【引证】
《说文》。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 《周礼·掌节》。注:“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门关用符节。 、 《孟子》-若合符节。 、 《汉书·高帝纪》-封皇帝玺符节。 、 《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
【组词】
符玺、 符宝郎、 符契、 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