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5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55:13
词汇“戎缮”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由两个汉字组成:“戎”和“缮”。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一词汇进行分析。
结合起来,“戎缮”可以理解为对兵器或军队的修补和整理,即军事上的维护和准备。
由于“戎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用来描述军队的准备工作,如修补兵器、整顿军纪等。
在古代**,军事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戎缮”体现了对军事准备的重视,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文化。
提到“戎缮”,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军队的严谨纪律,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
由于“戎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但在学*古代军事文化时,可能会遇到这一词汇。
在创作古代战争题材的故事或诗歌时,可以使用“戎缮”来描绘军队的准备工作,增添历史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军事准备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戎缮”作为一个古代军事术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军事准备的重视。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军事文化,并在相关创作中灵活运用。
1.
【戎】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戎,兵也。 、 《礼记·月令》-以习五戎。 、 《礼记·王制》。注:“军器也。”-戎器不粥于市。 、 《易·同人》-伏戎于莽。 、 《诗·大雅·抑》-弓矢戎兵。
【组词】
戎仗、 戎器、 戎储、 戎钺、 戎具
2.
【缮】
(形声。从糸(mì),善声。本义:修补;修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缮,补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缮完葺墙,以待宾客。 、 《珠丛》-凡治,故造新皆谓之缮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缮城郭。
【组词】
缮治、 缮完、 缮饰、 缮理、 缮修、 缮造、 缮性、 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