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3:11
薙:除草;狝:杀。如同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
至纷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
岂可不察臧否,不择是非,欲草薙而禽狝之,能无乱乎?
1.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
2.
【薙】
除草。
【引证】
《说文》-薙,除草也。从艸,雉声。 、 《明堂月令》-季夏烧薙。 、 《礼记·月令》。注:“谓迫地芟草也。”-烧薙行水。 、 唐·温庭筠《上封尚书启》。-诛茅绝顶,薙草荒田。
【组词】
薙草、 薙氏、 薙器
删削。
【引证】
《晋书》-薙圣藉之荒芜,总群言之一至。
3.
【禽】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禽,走兽总名。 、 《白虎通》-禽者何?鸟兽之总名 、 《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 《列子·黄帝》-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 、 《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鴈。凡鸟兽未孕曰禽。”-六禽。 、 《孟子·滕文公下》-终日而不获一禽。 、 《三国志·华陀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 汉·王充《论衡·遭虎》-虎亦诸禽之雄也。
4.
【狝】
(形声。从犬,尔声。本义:古代称秋天出猎)。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狝之日,莅卜来岁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