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1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12:48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然皆伏鈇婴钺,首腰分离,云散原燎,罔有孑遗。”
方是时,以数州之地盗名字者不可胜数,既覆其族,延及于无辜之民,~。 ★明·张岱《钱王祠》
1.
【罔】
(形声。从网,亡声。本义:渔猎用的网)。
同本义。同“网”。
【引证】
《易·系辞下》-[伏羲]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 《庄子·逍遥游》-死于罔罟。 、 《汉书·司马相如列传》-列卒满泽,罘罔弥山。 、 《孟子·梁惠王上》-是罔民也。 、
【组词】
罔置、 罔罟、 罔罗
2. 【有】
3.
【孑】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缺右臂形。本义:缺少右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孑,无右臂也。
4.
【遗】
(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遗,亡也。 、 《释言》-遗,离也。 、 《易·泰》-不遐遗。 、 《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君惟不遗德刑。 、 《列子·说符》。注:“弃也。”-得人遗契者。 、 汉·贾谊《过秦论》-亡矢遗镞。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 唐·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行若遗。
【组词】
遗簪坠屡、 遗佚、 遗逸、 遗宝、 遗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