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9:06
尘腻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尘”和“腻”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尘埃和油腻的混合物,通常用来形容物体表面因长时间未清洁而积累的灰尘和油垢。基本含义是指脏污、不洁净的状态。
尘腻 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尘腻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尘”(指尘埃)和“腻”(指油腻)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尘腻 可能更多用于描述物体表面的脏污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中国文化中,尘腻 可能与勤劳、清洁等价值观相关联。在传统观念中,保持家居和工作环境的清洁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尘腻 的使用可能隐含着对清洁和卫生的重视。
尘腻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与脏乱、不洁相关联。在联想上,尘腻 可能让人想到需要清洁的地方,或者与老旧、破败的场景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尘腻 可能出现在需要定期清洁的地方,如厨房、卫生间或车库。例如,我记得有一次家里的油烟机积满了尘腻,清洁起来非常费力,但清洁后的效果让人感到非常满意。
在诗歌中,尘腻 可以用来形容岁月的痕迹:
尘腻覆盖的老书架,
见证了时光的流逝,
每一页书页,
都承载着往昔的故事。
尘腻 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一幅积满灰尘和油垢的画面,如老旧的家具或墙壁。听觉联想可能是清洁时的刷洗声或吸尘器的嗡嗡声。
在英语中,尘腻 可以对应为 "dust and grime" 或 "greasy dirt"。不同文化中对清洁的重视程度不同,但尘腻 作为一个描述脏污状态的词汇,在各种文化中都有相似的含义。
尘腻 作为一个描述脏污状态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应用。它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清洁描述,还可以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用来表达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沉淀。了解和掌握尘腻 的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的语境和情感。
1.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2.
【腻】
(形声。从肉,贰(èr)声。本义: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腻,肥也。 、 《楚辞·招魂》-靡颜腻理。 、 唐·李贺《昌谷》-石钱差复藉,厚叶皆蟠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