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5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51:28
关塞 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军事上的关隘和要塞,通常指的是在古代或现代边境地区设置的防御工事,用以控制交通要道、防御敌人的进攻。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防御设施。
“关塞”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关”指的是关口、关隘,而“塞”则指的是要塞、防御工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关塞”常常与边疆、战争和英雄主义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军事防御的象征,也是民族精神和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提到“关塞”,我联想到的是历史的厚重感和边疆的孤独感。它让我想到那些守护边疆的战士和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的防御工事。
在我的旅行经历中,曾参观过一些古代的关塞遗址,如山海关和嘉峪关,这些经历让我对“关塞”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关塞”:
在风沙中屹立的关塞,
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战士的誓言,
在每一块石头上回响。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古老的关塞矗立在荒凉的山脊上,风沙呼啸,夕阳的余晖洒在古老的石墙上,这样的场景会让人产生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孤独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ortress”或“fort”,它们也有类似的军事防御含义,但在文化联想和历史背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关塞”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军事防御,也承载了民族的记忆和英雄主义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关】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
2.
【塞】
实,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 同: 僿
【引证】
《书·皋陶谟》-刚而塞。 、 《诗·邶风·燕燕》。郑《笺》云:塞,充实也。《说文》:僿,实也。-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 《礼记·孔子闲居》-志气塞乎天地。
【组词】
闭耳塞听;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