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2:50
玉脍: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用玉石制成的切割工具,或者是指用玉石切割成的片。在古代,玉脍也常用来形容精美的食物,尤其是指切成片的鱼肉,因其*如玉片而得名。
在文学作品中,玉脍常用来形容食物的精致和美味,如“玉脍金齑”(形容食物精美)。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烹饪或食品加工,可能会提及。
同义词:*片、细切、精切 反义词:厚片、粗切
玉脍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指的是实际的玉石切割工具,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食物的精致和美观。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等,可以看到玉脍的使用。
在**文化中,玉石象征着高贵和纯洁,因此玉脍也常用来形容那些精致和高雅的食物。在古代,玉脍可能是贵族或皇室宴会上的美食。
玉脍这个词给人一种精致、高雅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宴会和美食文化。它让人想到细腻的工艺和对食物的极致追求。
在现代生活中,玉脍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精致的食物时,仍可以体现出其独特的文化韵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玉脍金齑宴上珍,*如蝉翼透光阴。”
想象一片*如玉脍的鱼肉,在灯光下透出微微的光泽,这种视觉美感可以与轻柔的音乐相结合,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玉脍”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如纸”的食物切片,可以体现出对食物精致程度的追求。
玉脍这个词不仅体现了古代对食物精致程度的追求,也反映了玉石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在现代语言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仍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值得在适当的场合使用,以增添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深度。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脍】
(形声。从肉,会声。本义:细切的肉、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脍,细切肉也。 、 《礼记·内则》-肉腥细者为脍。 、 《汉书·东方朔传》-生肉为脍。 、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组词】
脍切
把鱼、肉切成薄片。
【引证】
张昭远《旧唐书》-飞刀脍鲤。
【组词】
脍鲤;脍刀、 脍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