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7:25
词汇“暑岁”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暑”和“岁”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暑岁”字面意思是指炎热的年份或夏季。其中,“暑”指的是炎热的天气,特别是指夏季的高温;“岁”则通常指年份或岁月。因此,“暑岁”可以理解为指代炎热的夏季或高温的年份。
“暑”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炎热;“岁”字则有年份的含义,最早见于甲骨文。两者结合形成的“暑岁”一词,可能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
在**文化中,夏季被视为阳气最旺盛的时期,因此“暑岁”也常与阳气、活力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同时,夏季的高温也带来了许多生活上的挑战,如防暑降温、农作物管理等。
“暑岁”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炎热的天气、汗水、疲惫以及对清凉的渴望。它可能带来一种燥热、不安的情感反应,也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生活节奏的反思。
在个人生活中,“暑岁”可能与暑假、夏令营、户外活动等经历相关联。例如,回忆起童年时的暑假,总是充满了对“暑岁”的期待和回忆。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暑岁”来描绘夏季的景象:
暑岁炎炎日,蝉鸣树影长。
清风何处觅,梦里水云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ot summer”或“scorching summer”,而在其他语言中,如法语的“été brûlant”或西班牙语的“verano ardiente”,也有类似的表达,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暑岁”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天气的词汇,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生动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暑】
(形声。从日,者声。本义:炎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暑,热也。 、 《易·系辞》-一寒一暑。 、 《诗·小雅·四月》-六月徂暑。 、 《礼记·月令》-土润溽暑。 、 《《素问·天玄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 、 《韩非子·人间训》-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伤。 、 晁错《言守边备塞疏》-乌兽稀毛,其性能暑。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 宋·苏轼《教战守》-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组词】
暑溽、 暑岁、 暑夏、 暑寒、 暑湿
炎热的日子。
【引证】
《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 、 《韩非子·显学》-寒暑不兼时而至。
2.
【岁】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xū)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岁,木星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
【组词】
岁君、 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