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3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5:07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一种急性心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流突然受阻,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和坏死。这种阻塞通常是由于血栓形成在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上,或者是冠状动脉的突然痉挛。
在医学专业领域,心肌梗塞是一个精确的术语,用于描述心脏肌肉的损伤。在口语和文学中,它可能被简化为“心脏病发作”或“心梗”,而在新闻报道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公众健康问题或医疗紧急情况。
同义词:心脏病发作、心梗、冠状动脉梗塞 反义词:心脏健康、心脏功能正常
“心肌梗塞”一词源自拉丁语“myocardium”(心肌)和“infarction”(梗塞)。在医学术语中,“infarction”指的是由于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的组织坏死。随着医学知识的进步,对心肌梗塞的理解和治疗也在不断发展。
心肌梗塞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它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压力工作和遗传因素有关。社会对心脏健康的关注推动了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进步。
心肌梗塞通常与紧急、危险和生命的脆弱性相关联。它可能引发对健康、家庭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亲戚或朋友因心肌梗塞而经历紧急医疗情况,这加深了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在诗歌中,心肌梗塞可以被比喻为生命的突然中断,如同河流被突然截断,水流无法继续前行。
视觉上,心肌梗塞可能与医院急诊室的红灯、心电图的波动和医生的紧张表情相关联。听觉上,可能与救护车的警报声、医生快速下达的指令和家属的哭泣声相关。
在不同语言中,心肌梗塞的术语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医学定义是一致的。例如,在西班牙语中,它被称为“infarto de miocardio”。
心肌梗塞是一个重要的医学术语,它不仅在专业领域中具有精确的定义,也在日常生活中引发人们对健康和生命的深刻思考。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提高对心脏健康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肌】
(形声。从肉,几声。本义:肌肉)。
同本义(先秦时期,“肌”表示人的肉;“肉”表示禽兽的肉)。
【引证】
《说文》-肌,肉也。 、 《春秋繁露》-度制,肌肤血气之情也。 、 《韩非子·喻老》-病在肌肤。 、 《史记·扁鹊列传》-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
【组词】
肌肥骨重、 肌肌、 肌肪、 肌革、 肌骨
3.
【梗】
(形声。从木,更声。本义:一种树)。
刺榆(Hemiptelea davidii)的古名。
【引证】
《说文》。按,叶小于常榆,刺如柘刺,其木坚韧,中犊车材,即诗之山有枢。-梗,山枌榆。荚可为芜荑也。
4.
【塞】
实,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 同: 僿
【引证】
《书·皋陶谟》-刚而塞。 、 《诗·邶风·燕燕》。郑《笺》云:塞,充实也。《说文》:僿,实也。-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 《礼记·孔子闲居》-志气塞乎天地。
【组词】
闭耳塞听;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