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3:45
心肌炎是指心肌的炎症性疾病,通常由感染(如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也可能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心肌炎可以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猝死。
心肌炎由希腊语“myo”(肌肉)和“kardia”(心脏)以及拉丁语“itis”(炎症)组成。这个词在19世纪末被引入医学术语中,随着医学的发展,其定义和诊断标准也在不断完善。
心肌炎在现代社会中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年轻人中因病毒感染导致的心肌炎病例增多,引起了公共卫生关注。
心肌炎这个词可能引起人们的担忧和恐惧,因为它与严重的健康问题相关联。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性和医疗的重要性。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人因心肌炎而改变了生活方式,更加注重健康和预防。
在诗歌中,心肌炎可以被比喻为内心的风暴,象征着情感的剧烈波动和内心的痛苦。
视觉上,心肌炎可能让人联想到心脏的图像,以及与之相关的医疗设备和治疗场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心电图的滴答声或医生的诊断话语。
在不同语言中,心肌炎的翻译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医学意义和临床表现是普遍的。
心肌炎作为一个医学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但在专业领域和健康相关的讨论中非常重要。了解心肌炎不仅有助于个人健康意识的提升,也是对医学知识的一种扩展。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肌】
(形声。从肉,几声。本义:肌肉)。
同本义(先秦时期,“肌”表示人的肉;“肉”表示禽兽的肉)。
【引证】
《说文》-肌,肉也。 、 《春秋繁露》-度制,肌肤血气之情也。 、 《韩非子·喻老》-病在肌肤。 、 《史记·扁鹊列传》-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
【组词】
肌肥骨重、 肌肌、 肌肪、 肌革、 肌骨
3.
【炎】
(会意。从二火。本义:火苗升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炎,火光上也。 、 《书·洪范》-火曰炎上。 、 《诗·小雅·大田》-秉畀炎火。 、 《楚辞·大招》-南有炎火千里。 、 《资治通鉴》-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
【组词】
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