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0:03
用具:指用于特定目的的工具或器具,通常是手工操作或辅助完成某项任务的物品。
用具一词源自汉语,由“用”和“具”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用”指使用,“具”指器具,合起来即指使用的器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了更具体的应用。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用具的种类和用途各异。例如,在农业社会中,农具是重要的用具;在现代社会,电子设备和办公用具变得尤为重要。
用具通常给人以实用、功能性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勤劳、效率和专业性。
在我的生活中,用具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烹饪时,各种厨房用具帮助我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在诗歌中,用具可以被赋予象征意义:
铁锤敲响了时间的钟, 每一击都是历史的回声。 用具在手中, 是工匠的灵魂, 是创造的歌。
用具可能让人联想到金属的冷硬质感,或是木头的温暖触感。听觉上,可能是工具敲击的声音,或是机械运转的嗡嗡声。
在不同语言中,用具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utensil”和“tool”,德语中的“Werkzeug”等。
用具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帮助我们完成各种任务,还在文化和语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用具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对于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1.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
2.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