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4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3:41
词汇“推情准理”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词汇,它似乎是由几个汉字组合而成的,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因此,我将尝试从这些汉字的基本含义出发,进行一些推测性的分析。
结合这些字面意思,“推情准理”可能指的是通过推理和情感分析来达到准确的理解或判断。
由于“推情准理”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是个体化的。在文学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深入人心的分析方法;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处理问题时的细致和理性;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哲学,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研究方法。
由于“推情准理”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个人或特定群体创造并使用的词汇。
在强调理性和情感平衡的文化中,“推情准理”可能被视为一种理想的行为模式。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冷静而深入的分析过程,给人以稳重和可靠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需要在决策时兼顾情感和理性,这时“推情准理”的概念就很有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月光下推情准理,寻找生活的真谛。”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安静的图书馆或深夜的思考,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和柔和的灯光。
由于“推情准理”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推情准理”虽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它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需要兼顾情感和理性,这在任何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都是重要的。通过这个词汇,我们可以反思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判断。
假使八世,天子乃得事七;六世,诸侯方通祭五;推情准理,不其谬乎。
1.
【推】
(形声。从手,隹(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推,排也。 、 《仓颉篇》-推,軵也,前也。 、 《孟子·万章上》-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推堕附马河中。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始欲着推字。 、
【组词】
推毂、 推抢、 推沟、 推行、 推引、 推天抢地、 推转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
3.
【准】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表示允许,认可。
【引证】
《周书·文帝纪下》-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
【组词】
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表示依据、根据准某部函
4.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