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4:36
词汇“用劝”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用”通常表示使用或利用,“劝”则表示劝说或劝告。将两者结合,我们可以推测“用劝”可能指的是通过劝说的方式来使用或达到某种目的。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在实际语言使用中并不常见,以下的分析将基于这种推测进行。
“用劝”可以理解为通过劝说的手段来促使某人采取某种行动或接受某种观点。
在文学作品中,“用劝”可能出现在描述某人通过温和的说服来影响他人的情节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因为人们更倾向于直接使用“劝说”或“劝告”。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可能会讨论劝说的技巧和效果。
由于“用劝”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通常,“劝”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劝告或劝说,而“用”则是一个基本词汇,表示使用或利用。
在强调和谐与沟通的社会文化中,“用劝”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交流方式,因为它避免了直接的冲突和对抗。
“用劝”可能让人联想到耐心、理解和温和的交流方式,给人以积极和建设性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使用劝说的方式来影响他人,比如在家庭、工作或社交场合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用劝,花开满园,温柔的话语,化解了冬的严寒。”
想象一个温馨的场景,一个人正在耐心地劝说另一个人,背景音乐是柔和的钢琴曲,这样的画面和声音可能会让人感到安慰和理解。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用劝”的词汇,但劝说的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尽管“用劝”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醒我们在交流中使用温和和理解的方式来影响他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不同的交流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1.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
2.
【劝】
(形声。从力,雚(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劝,勉也。 、 《周礼·丧祝》。司农注:“劝防引柩也。”-劝防之事。 、 《战国策·秦策》。注:“进也”。-则楚之应之也,必劝。 、 《左传·宣公四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 、 《左传·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 《庄子·天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 、 《史记·货殖列传》-各劝其业。 、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所以劝之。
【组词】
劝进、 劝蚕、 劝戒、 劝相、 劝掖、 劝督、 劝奖、 劝劳、 劝农、 劝慕、 劝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