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3:43
“先发制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先采取行动以控制或击败对方。基本含义是指在冲突或竞争中,主动出击,采取措施以防止对方采取行动或取得优势。
“先发制人”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后来逐渐演变成现代汉语中的成语,用于描述主动采取行动以取得优势的情况。
在**文化中,“先发制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先知先觉”和“主动进取”的精神。在社会竞争中,这个词汇鼓励人们积极主动,抢占先机。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主动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果断、勇敢和智慧。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采取主动,不被动等待。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项目竞标中采取了先发制人的策略,提前准备并提交了详细的方案,最终赢得了项目。
在诗歌中,可以将“先发制人”融入到描述战争或竞争的场景中,如:
战鼓擂响,旌旗飘扬,
先发制人,勇者无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战场上的士兵冲锋陷阵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激昂的进行曲,增强“先发制人”的氛围。
在英语中,“preemptive strike”或“take the initiative”可以对应“先发制人”的概念。不同文化中,这个策略都强调主动性和先机的重要性。
“先发制人”是一个充满战略意义的词汇,它不仅在军事和政治领域有重要应用,也在日常生活和商业竞争中发挥作用。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培养主动性和前瞻性思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剑波没等这位警长开口,便理直气壮地来个~。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蠢蠢欲动,请有威望的项梁去商量起义的事宜。项梁听殷通说“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就反客为主,叫项羽杀了殷通,自立为会稽太守,然后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宣布起义反秦
1.
【先】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先,前进也。 、 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恐为操所先。
【组词】
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
2.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3.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
4.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