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5:40
“不胜桮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无法承受酒杯和勺子的重量”,比喻酒量小,稍微喝一点就醉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酒量非常有限,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表示某人对于某种刺激或压力的承受能力很低。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比如一个文弱书生或者一个不善饮酒的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调侃自己或朋友的酒量小。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与饮酒文化相关的话题时。
“不胜桮杓”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饮酒文化的一种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文学和口语环境中仍然保留着其独特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酒常常与诗词、友情和社交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不胜桮杓”这个成语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于饮酒态度的一种描述。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文雅、谦逊或者某种程度的自我保护。它可能引发一种轻松的、幽默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在描述自己或朋友的酒量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不善饮酒的朋友,或者在描述自己的酒量时自嘲。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不胜桮杓,醉眼朦胧,诗意盎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文人在月光下独自饮酒,酒杯在手中轻轻摇晃,脸上带着微醺的笑容。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筝的悠扬旋律,伴随着轻轻的酒杯碰撞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lightweight when it comes to drinking”,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不胜桮杓”这个成语虽然不常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了解和掌握这样的成语,对于深入理解汉语文化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都是有益的。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我已经~,请不要再劝了。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胜】
(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胜,任也。 、 《尔雅》-胜,克也。 、 《易·遯》。虞注:“能也。”-莫之胜说。 、 《诗·商颂·烈祖》。传:“任也。”-武王靡不胜。 、 《管子·入国》。注:“堪也。”-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 、 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唐·李朝威《柳毅传》-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组词】
不胜其苦、 胜任愉快、 胜兵
3.
【桮】
盛饮料的器皿
【引证】
《史记·项羽本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4.
【杓】
杓子。
【引证】
《汉书·息夫躬传》-将行于杯杓。 、 宋·欧阳修《卖油翁》-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组词】
杓棒、 杓口、 杓俫
1. 【不胜】 杓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