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0:39
“周公吐哺”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史记·周本纪》。字面意思是周公在辅佐年幼的成王时,为了国家的安定,常常忙到连饭都顾不上吃,以至于饭粒从嘴里掉出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忙碌,以至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或者形容一个人为了工作或国家大事而废寝忘食。
在文学作品中,“周公吐哺”常用来赞扬那些为国家或事业奉献一切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调侃某人工作过于忙碌,连基本的休息和饮食都无法顾及。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历史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历史人物的勤政和奉献精神。
同义词: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不辞辛劳 反义词: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懒散
“周公吐哺”源自《史记·周本纪》,记载了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那些为了工作或国家大事而极度忙碌的人。
在中国文化中,周公被视为忠诚和勤政的象征。因此,“周公吐哺”这个成语在中国社会中常被用来赞扬那些为国家或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以勤奋、奉献和牺牲的正面情感联想。它激励人们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为了准备课程和研究,常常是周公吐哺,连周末都在办公室工作。这种敬业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在诗歌中,可以将“周公吐哺”融入到描述勤奋和奉献的诗句中:
星光不问赶路人, 周公吐哺夜未央。 心怀天下事, 何惧风雨狂。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忙碌的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工作,桌上散落着未完成的文件和冷掉的咖啡。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键盘的敲击声和时钟的滴答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忙碌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rning the midnight oil”(熬夜工作),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为了工作而牺牲休息时间的意思。
“周公吐哺”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是对现代社会中那些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人的肯定。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应忽视个人的健康和休息,但同时也激励我们在必要时能够全力以赴,为更大的目标而努力。
~,天下归心。
1.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
2.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3. 【吐】
4.
【哺】
(形声。从口,甫声。本义:口中含嚼的食物) 同本义。
【引证】
《汉书·高帝纪》-辍饭吐哺。 、 《汉书·匈奴传赞》-稚子咽哺。 、 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组词】
一饭三吐哺
吃食。
【引证】
《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 《孟子·离娄上》-子之从于子敖来,徒餔啜也。
【组词】
哺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