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8:02
排糠障风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糠秕来阻挡风”,比喻采取无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结果反而使问题更加严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徒劳无功的做法。
在文学作品中,排糠障风 常被用来讽刺那些看似聪明实则愚蠢的行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批评某人的无效努力或错误决策。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经济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那些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加剧问题的策略。
同义词:
反义词:
排糠障风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夫排糠者,风之所不能障也。”原意是指糠秕轻飘,风一吹就散,无法用来阻挡风。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无效的措施。
在传统文化中,排糠障风** 反映了人们对实际问题解决方法的重视。它强调了在面对问题时,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而不是徒劳无功的努力。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无奈和讽刺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看似聪明但实际上毫无用处的努力,引发人们对效率和实际效果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试图用排糠障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结果只是让情况变得更糟。这让我意识到,在面对问题时,我们需要冷静分析,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排糠障风徒劳计,
画饼充饥空自欺。
唯有实干能解困,
莫让虚幻误时机。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风中,试图用糠秕来阻挡狂风,但风一吹,糠秕四散。这种场景给人一种无力感和讽刺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sing a sieve to stop the wind”,虽然不如排糠障风 这个成语形象,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无效努力的概念。
排糠障风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个深刻的思考工具,帮助我们识别和避免无效的努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 【排】
2.
【糠】
(形声。从米,康声。本义: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
本作“穅”,“康”。谷的外壳。
【引证】
《墨子·公输》-邻有糠槽而欲窃之。
3.
【障】
(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阻塞,阻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障,隔也。 、 《通俗文》-蕃隔曰障。 、 《国语·周语》-陂障九泽。 、 《左传·昭公元年》。服注:“陂障其水也。”-障大泽。 、 《吕氏春秋》-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
【组词】
障翼、 障距、 障塞、 障隔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