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0:54
“两边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两个对立的立场或观点之间摇摆不定,没有坚定的立场。基本含义是指某人在决策或表态时缺乏主见,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或立场。
“两边倒”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于对人们行为模式的观察和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着其基本含义,但在使用上可能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在**文化中,坚持原则和立场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因此,“两边倒”往往带有负面评价,特别是在强调忠诚和坚定的社会环境中。
这个词汇通常会引起负面情感,如不信任和失望。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政治上的投机行为或个人品格的软弱。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需要在不同观点或立场之间做出选择的情况。使用“两边倒”这个词汇可以帮助表达对那些缺乏坚定立场的人的不满或批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暴的中心,他如柳枝般两边倒,未能挺立如松。”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摇摆不定的钟摆或是在风中摇曳的树枝。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犹豫不决的脚步声或是不确定的低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itting on the fence”,意指保持中立或避免做出决定。
“两边倒”这个词汇在描述缺乏坚定立场的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和批评这种行为,也提醒我们在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中保持坚定和明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他是一个~的没立场的人物。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边】
(形声。从辵(chuò),臱(mián)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边,行垂崖也。 、 《尔雅》-边,垂也。 、 唐·李白《荆州歌》-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组词】
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 边涯
3.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