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0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08:56
词汇“漕水”是一个相对较为专业和历史性的词汇,主要在*古代的漕运系统中使用。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漕水”字面意思是指用于漕运的水道,即古代用于运输粮食和其他物资的水路。漕运是古代一种重要的物流方式,主要通过运河和河流将粮食从产粮区运送到京城或重要城市。
“漕”字源于古代的漕运制度,“水”则指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漕运制度逐渐衰落,但“漕水”这一词汇保留下来,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术语。
在**古代,漕运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漕水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因此,漕水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政治意义。
提到“漕水”,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繁忙的水上运输场景,以及与漕运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如漕运官员、船夫等。
在现代生活中,“漕水”这一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参观历史遗迹或阅读历史书籍时可能会遇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漕水”融入到描述古代场景的诗歌或故事中,如:
漕水悠悠,船帆点点,
古道繁忙,岁月如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漕水上的船只和繁忙的码头;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古代船夫的号子声和船桨划水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运输系统可能被称为“运河”或“水路”,但“漕水”这一特定词汇主要在**文化中使用。
“漕水”作为一个历史性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的漕运制度,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
1.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 、 《史记·平准书》-漕转山东粟。 、 《史记·萧相国世家》-转漕给军。 、 《汉书·武帝纪》-穿漕渠通渭。 、 《汉书·食货志》-岁漕关东谷。 、 《史记·河渠记》-关东漕粟。
【组词】
漕船、 漕粮
可供运输的河道。
【引证】
《红楼梦》-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