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3:32
词汇“漕渡”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主要用于水利工程和军事领域。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漕渡”进行分析:
“漕渡”一词由两个字组成:“漕”和“渡”。“漕”原指水路运输,特别是指古代国家通过水路运输粮食等物资的行为;“渡”则指通过水域,从一岸到另一岸。因此,“漕渡”字面意思是指通过水路运输物资的渡口或渡河行为。
在古代,漕渡主要用于描述国家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京城的场景,如“漕运”和“漕船”。在军事领域,漕渡可能指军队利用水路进行物资运输或渡河作战。
“漕”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水路运输。“渡”字则较早,意为过河。两者结合形成的“漕渡”一词,主要用于描述水路运输的具体行为或地点。
在**古代,漕运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漕渡作为漕运的关键节点,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提到“漕渡”,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繁忙的水路运输场景,以及与军事相关的紧张氛围。
由于“漕渡”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但在学*历史或水利工程时可能会遇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漕渡”用于描述古代水路运输的繁忙场景,或者在军事小说中用于描述渡河作战的紧张情节。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的漕船在河上缓缓行驶,船夫的号子声在河面上回荡,这就是“漕渡”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漕渡”的词汇,但类似的运输和渡河概念在各文化中都有体现。
“漕渡”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反映了古代水路运输的重要性和军事行动中的关键环节。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社会经济和军事历史。
1.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 、 《史记·平准书》-漕转山东粟。 、 《史记·萧相国世家》-转漕给军。 、 《汉书·武帝纪》-穿漕渠通渭。 、 《汉书·食货志》-岁漕关东谷。 、 《史记·河渠记》-关东漕粟。
【组词】
漕船、 漕粮
可供运输的河道。
【引证】
《红楼梦》-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
2.
【渡】
(形声。从水,度声。本义:渡过,过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子史皆以度为之。”-渡,济也。 、 《汉书·贾谊传》。按,后世分用,渡河不写作“度。”-度江河,亡维楫。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然后渡扬子江。
【组词】
渡仔、 渡杯、 渡客、 夜渡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