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2:18
“俸资”一词主要指官员或职员的薪水、工资或报酬。它通常用于较为正式或官方的语境中,特别是在描述政府官员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时。
“俸资”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俸”指官员的薪水,“资”指资金或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于更广泛的薪酬描述,尤其是在正式和官方的语境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官员的俸资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的使用更多地与职业和收入水平相关,反映了社会对薪酬透明度和公平性的关注。
“俸资”这个词给人一种正式和权威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它也可能引发对薪酬公平性和社会正义的思考。
在职业生涯中,了解和讨论“俸资”是评估工作机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例如,在面试时,了解潜在职位的俸资结构可以帮助做出更明智的职业选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俸资如流水,岁月如梭织。”
想象一位穿着正装的商务人士在办公室中处理财务报表,背景音乐是轻柔的古典音乐,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俸资”的正式和专业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alary”或“compensation”,但它们的使用更为普遍,不限于正式或官方语境。
“俸资”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描述高级职位的薪酬时。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职业薪酬和社会结构。
1.
【俸】
(形声。从人,奉声。本义: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奸劫弑臣》-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
【组词】
厚俸;俸钱、 俸饷、 俸薪
2.
【资】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资,货也。 、 《广雅》-资,川也。 、 《易·旅》-怀其资 、 《诗·大雅·板》-丧乱蔑资。 、 《战国策·秦策一》-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战国策·燕策》-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 、 《广东军务记》-富者捐资。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 、 清·周容《芋老人传》-厚资而遣之。
【组词】
投资、 内资;外资;集资;薪资、 茶资、 资业、 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