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8:09
词汇“[兴甿]”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具体的现代使用例证,我们将从古汉语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兴甿”一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指的是兴起或发展乡村、乡民。其中,“兴”意为兴起、发展,“甿”在古代指乡民或农民。
在古代文献中,“兴甿”可能用于描述国家或地方政策如何促进乡村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绘乡村的繁荣景象。
“兴甿”一词可能源自古代对农业社会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现代汉语中不再常用,但在某些历史或农业相关的文献中仍可见到。
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因此“兴甿”这样的词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发展的重视。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田园诗中的宁静乡村生活,以及政府对农民福祉的关怀。
由于“兴甿”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直接使用,但在学*古代文化或历史时可能会遇到。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乡村生活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兴甿”来增添古风韵味。
结合古代乡村的图片或传统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兴甿”所蕴含的古朴和宁静。
由于“兴甿”是一个特定于**古代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兴甿”作为一个古汉语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语境,但它反映了古代对农业和乡村发展的重视。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在语言学*中,掌握这些古雅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1.
【兴】
兴致,情趣。
【引证】
王勃《滕王阁序》-遥呤俯畅,逸兴遄飞。 、 、 宋·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
【组词】
兴动、 兴兴头头、 兴头子、 兴辞、 兴会、 兴头起意、 兴子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引证】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一》-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组词】
兴喻
2.
【甿】
古指农村居民。
【引证】
《说文》-甿,田民也。从田,亡声。 、 《周礼·遂人》。注:“变民言甿异外内也。”-以下剂致甿。 、 《史记·陈涉世家》。集解:“田民曰甿。”-甿隶之人。 、 唐·韦应物《答崔都水》-甿税况重叠,公门极熬煎。
【组词】
甿隶、 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