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9:01
文告:指官方或组织发布的正式声明或公告,用以传达重要信息、政策、决定或通知。它通常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正式性,目的是让公众了解特定的事项。
文告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文”指文字、文书,“告”指告知、宣告。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告逐渐成为指代官方正式声明的专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文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官方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社会,文告仍然是政府、组织与公众交流的重要方式,尤其在政策传达、紧急通知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文告往往给人一种正式、权威的感觉,它传递的信息通常是严肃和重要的。在个人情感上,文告可能引起关注、期待或担忧,取决于其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收到过学校的文告,通知关于课程调整或考试安排的重要信息。这些文告帮助我及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做好相应的准备。
在诗歌中,文告可以被赋予象征意义,代表权威与秩序:
在晨曦的微光中,文告如碑石般矗立,
字字句句,铭刻着时代的脉搏。
它不仅是纸上的墨迹,
更是心灵的指南,引领我们前行。
在英语中,文告可以对应为“proclamation”或“announcement”,但“proclamation”更强调官方的正式声明,而“announcement”则更为通用。
文告作为一个正式的沟通工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传递信息,还体现了权威和秩序。通过对文告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 《书·金滕》-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易·益》-告公用圭。 、 《诗·齐风·南山》-必告父母。 、 《仪礼·乡射礼》-以告于乡先生君子。 、 《尔雅·释言》-告,请也。 、 《吕氏春秋·赞能》-敢以告于先君。 、 《书·康王之诰》-敢敬告天子。 、 《书·甘誓》-予誓告汝。 、 《书·汤诰》-诞告万方。 、 《列子·杨朱》-不告而娶。 、 诸葛亮《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资治通鉴·唐纪》-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组词】
告事、 告报、 告变、 告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