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0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04:23
画幅 这个词通常指的是绘画作品的尺寸,即画布或纸张的大小。它也可以指一幅画的整体构图或布局。在摄影领域,画幅也可以指照片的尺寸或构图。
画幅 这个词源于汉语,由“画”和“幅”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幅”指的是布匹的宽度,后来引申为画作的尺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艺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传统文化中,画幅的大小和构图往往与画作的主题和意境密切相关。例如,山水画通常采用较大的画幅,以展现自然的壮丽;而花鸟画则可能采用较小的画幅,以突出细节的美感。
画幅 这个词给人一种艺术和审美的联想。它让人想到精美的画作和摄影师精心构图的场景,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观过一个艺术展览,其中一幅画的画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尺寸巨大,而且构图精妙,让我对艺术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画幅”:
晨曦的画幅, 洒满金色的光辉, 每一寸土地, 都被温柔地描绘。
画幅 这个词让人联想到宽广的画布和细腻的笔触。在视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画笔在画布上轻轻滑动的声音。
在英语中,与“画幅”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canvas size”或“frame size”。在不同的文化中,对画幅的重视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艺术作品尺寸和构图的关注。
画幅 这个词在艺术和摄影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作品的物理尺寸,还反映了作品的构图和意境。通过对这个词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艺术创作中的细节和整体关系,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应用。
1.
【画】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yù),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 、 《左传·襄公四年》-画为九州。 、 《汉书·地理志上》-画壄分州。
【组词】
画野分疆、 画土分贡、 画地、 画界
2.
【幅】
(形声。从巾,畐(fú)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参“福”字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本义: 布帛的宽度)。
同本义。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今为布帛、呢绒等宽度的通称。
【引证】
《说文》-幅,布帛广也。 、 《汉书·食货志》-布帛二尺二寸为幅。 、 《仪礼·士丧礼》。注:“半幅一尺,终幅二尺。”-半幅终幅。 、 《诗·小雅·采菽》。注:“邪缠束,故名邪幅。”-邪幅在下。 、 《后汉书·符融传》。注:“以一幅为之。”-幅巾。
【组词】
单幅,双幅;宽幅的白布;幅裂、 幅巾、 幅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