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2:11
妄称:指不真实或不恰当的声称、宣称或自称。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说话者的声明缺乏根据或超出了其应有的范围。
“妄称”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妄”意为荒谬、不合理,“称”则是指声称或宣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谦虚被视为美德,因此“妄称”这样的词汇常常用来批评那些过于自大或不自量力的人。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批评那些夸大其词的广告或不实的政治声明。
使用“妄称”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不诚实或不真实。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欺骗、自大和不切实际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这时可以使用“妄称”这个词来表达我们的不认同或批评。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妄称”来描绘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如:
他的心中,妄称着无尽的海洋, 却只在浅滩上,留下一串串泡沫的谎言。
结合视觉元素,可以想象一个自大的人物在镜子前自言自语,妄称自己的伟大。听觉上,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讽刺或批评的语气。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boast”或“claim”,但这些词没有“妄称”所带有的贬义色彩。
“妄称”是一个具有强烈贬义色彩的词汇,用于描述不真实或不恰当的声明。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在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对不诚实或自大行为的批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1.
【妄】
(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妄,乱也。 、 《管子·山至数》-不通于轻重谓之妄言。 、 《贾子道术》-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 、 《春秋繁露》-施妄者,乱之始也。 、 诸葛亮《出师表》-妄自菲薄。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多求妄用。 、 清·黄宗羲《原君》-妄传伯夷。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毋妄发。
【组词】
妄口、 妄系、 妄扳平人、 妄施、 妄折、 妄行、 妄言
2.
【称】
(称为“稱”的简化字) 测定物体轻重的器具,后作“秤”。
【引证】
《说文》-称,铨也。 、 《淮南子·时则》。注;“量器也。”-角斗称。
【组词】
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