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6:32
妄求:字面意思是指不切实际或不合理的追求。基本含义是指对某事物或目标的追求超出了现实的范围,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这种追求是不明智的、不可能实现的或不合理的。
妄求一词源于汉语,由“妄”和“求”两个字组成。“妄”字原指虚妄、不真实,而“求”字则表示追求、寻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那些不切实际或不合理的追求。
在**传统文化中,妄求往往与“知足常乐”和“适可而止”的观念相对立。社会普遍鼓励人们追求实际和可实现的目标,而对那些不切实际的追求持批评态度。
妄求这个词给人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不切实际、不理智和可能的失败。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考虑现实条件和可能性。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朋友因为妄求一个不可能的关系而痛苦不堪。这让我意识到,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接受现实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妄求”:
在梦的边缘,我妄求那不灭的光,
现实的阴影却将我紧紧包围。
妄求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孤独的身影在荒凉的沙漠中寻找水源,或者是一个人在暴风雨中试图抓住飘忽不定的彩虹。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ipe dream”或“wishful thinking”,它们都表达了不切实际的梦想或希望。
妄求这个词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保持理性和现实。它不仅是语言学*中的一个词汇,也是指导我们行为和决策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个词,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确保它们既富有激情又切实可行。
1.
【妄】
(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妄,乱也。 、 《管子·山至数》-不通于轻重谓之妄言。 、 《贾子道术》-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 、 《春秋繁露》-施妄者,乱之始也。 、 诸葛亮《出师表》-妄自菲薄。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多求妄用。 、 清·黄宗羲《原君》-妄传伯夷。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毋妄发。
【组词】
妄口、 妄系、 妄扳平人、 妄施、 妄折、 妄行、 妄言
2.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